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党中央强调要建设数字经济,迎接数字时代。当前,为了实现我国从数字大国向数字强国转型升级,我们应当大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是发展方向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数字经济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制定多个相关规划和政策文件,明确了我国数字经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的发展方向,有效引领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赋能高质量发展是根本目的
党的十九大以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为发展数字经济的主要目的。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成就显著,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的重要推动力。
一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通过发挥数据价值,能有效延伸和细分产业链,将过去难以充分发挥价值的要素和环节激活,释放新动能、实现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重视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随着数字经济赋能产业的作用逐渐凸显,全社会对数字产业的需求也逐年增加,与数字经济相关的硬、软、云、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共享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浮现,推动形成了新产业、新分工、新市场、新模式、新财富,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背景下,我国数字经济依然保持高速度增长,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提升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发挥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近年来,在农业发展领域,高精地图、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数字技术助推农业精细化管理和农产品线上营销;在制造业发展领域,工业互联网在供应链的研发设计、制造生产、市场匹配等环节发挥巨大作用,提高了资源利用和配置效率;在金融等服务领域,数据要素和区块链、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发挥了信息挖掘和匹配功能,提高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和赋能作用。

提高国际竞争力是长期追求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竞争新高地,并正在成为重新定义一国经济实力的关键力量。在此背景下,率先掌握数据要素,主动寻求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对构筑数字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推动全球数据治理,兼顾数据安全与跨境流动。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第一生产要素,互联互通是数据要素实现价值的本质要求。中国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强调要维护全球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供应链开放、安全、稳定,并积极实施国内数据立法和探索制定国际数据跨境规则。2022年通过的《数据安全法》明确提出,要围绕数据跨境安全和自由流动,积极参与数据安全相关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为形成数据跨境治理的“中国方案”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二,推动“生态出海”,共创“数字命运共同体”。2022年2月,商务部等三部门联合发文,对中国数字产业“走出去”做出明确指引,要求形成数字基建、消费者平台、产业平台、数据市场合力,倡导从项目型出海到生态型出海转变,不断提升我国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全球竞争优势,最终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
